非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善教: 古琴雅韵,奏响城市山林

2021-09-04

A+A-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瑶琴”、“丝桐”等,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古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至今有三千年以上历史。“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古人喜欢吟诗作赋,也爱听琴声缭绕。2000多年前,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与钟子期结为知音,传为千古佳话。

  镇江的琴文化与镇江的历史一样,底蕴深厚。在镇江城区的演军巷,有一处明清民居建筑五柳堂。这里是梅庵琴派在镇江的国家级保护传承基地。当家人正是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刘善教。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刘善教的信念。作为一名集古琴演奏、教学、研究、制作、修复、鉴赏与收藏等多领域的古琴艺术家,刘善教还是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东南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古琴项目专家等。2017年5月,刘善教作为江苏省古琴界的唯一代表出席了江苏省发展大会。同年12月,在东南大学的梅庵举办了梅庵琴派诞辰100周年国际研讨会,刘善教作为梅庵琴派的领军人物作会议总结发言。

微信图片_20200403104153.jpg

  刘善教的“梅庵”之缘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历史长河中最年轻的流派,也是现代最有活力的古琴流派之一。

  生于1949年的刘善教,从小对古琴的耳濡目染注定了他一生与古琴结缘。刘善教师从父亲刘景韶先生。刘景韶是古琴艺术教育家,是梅庵琴派的第二代传人。

  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的刘景韶先生经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录用至江苏省教育厅并定居镇江,1949年底赴上海,1956年任上海音乐学院首任古琴专职教师。刘景韶不仅继承发扬“梅庵琴派”原有的雄健质朴之风,而且吸收“广陵”“虞山”两派绮丽细致的特点,同时从文学、书法、绘画、考古等众多艺术领域汲取营养。由此,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富于“书卷气”的演奏风格。

  1979年,刘景韶从上海音乐学院退休后再回镇江定居。先生在“上音”培养的学生龚一、林友仁、成公亮、李禹贤、刘赤城、孙克仁等皆为当代著名琴家。

  名师出高徒,在镇师附小、市一中读书期间,由于父亲的指点,加之天资聪慧,刘善教已能演奏《归去来辞》《关山月》之类的梅庵琴派名曲。

  1972年春天,刘善教到上海随父亲正式学习古琴。由于是系统学习,其父在传授琴艺之余,往往穿插讲一些古琴理论,聆听各种中外音乐会。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两者相得益彰,使刘善教琴艺提高很快。仅用半年时间,他就学会了《梅庵琴谱》上的全部曲目。

  1977年恢复高考,刘善教先后考入南师镇江分院和南师大,先后取得数学专科和教育本科两个专业的学历,长期在电力系统教育培训单位任教。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钻研琴艺,他辞去了有些人梦寐以求的中层干部职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宝剑锋从磨砺出。刘善教得父亲真传,完整地掌握了梅庵派的琴学理论和演奏技法,继承了梅庵派的独特风格。至今,刘善教桃李满天下,还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知名院校输送古琴专业学生。30年来,所培养学生数十名在全国各类古琴大赛中获金银铜等各奖项,镇江市少年宫也成为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少儿古琴传承基地。

微信图片_20200403104149.jpg

  “梅庵派”:兼容并蓄与创新

  古琴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不仅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更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音乐上的体现。中国古琴发展至今,各琴派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因此,现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长处,形成自己独立鲜明的风格。

  “兼容并蓄与创新。”刘善教先生在采访中介绍了梅庵派的理念,即:除了本派的东西,其他流派的精髓也会学习。梅庵派是在诸城派的基础上产生的,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在学习其他流派的长处后,丰富了自己,这便是“兼容并蓄”。而创新,便要开阔视野,将眼光放长远。

  “一个曲子大家都弹得一样,千人一声的话便会失去了古琴的艺术价值。”刘善教说,“我们虽然鼓励从时代的要求在学琴、弹琴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但是古琴核心的东西是不能被替代或改变的,如果全部音乐化了,那么就失去了它的艺术价值。”

  “不同的曲子,不同的人弹出来让你感受到的意境不一样。”刘善教说,有的曲子带你进入一幅幅山水画卷中,有的像带你穿过岁月的长河,悠远流长,有的则是带你进入了田园生活般。其演奏传承曲目有梅庵派的代表作《长门怨》《平沙落雁》《捣衣》《搔首问天》;虞山派的《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广陵派的《山居吟》、浙派的《思贤操》、川派的《流水》、九嶷派的《洞庭秋思》及打谱曲目《江月白》《空山忆故人》等30余首。

  “这也是文化自信的象征。它把中国人对人生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对精神的追求,通过特有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

微信图片_20200403104136.jpg

  做好一张琴也是传承

  琴谱、琴曲要传承,作为古琴艺术载体的琴器其制作、修缮也要传承。1996年,刘善教就任镇江梦溪琴社社长,后又主持出版《梦溪琴刊》。除演奏之外,他在古琴的科研、制作、鉴赏、教学诸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并为中国古琴的推广、发展和传承作出突出贡献。

  古琴作为礼乐重器,其制造非常严谨并且有着深厚的内涵,一张好琴从原料到成品经历300多道工序,制作周期长达两年以上。“要做出一张好琴,仅是工匠制作是不够的,要让琴发出优美的声音并且具有良好的手感,需要优秀的工匠与优秀琴家结合起来。只有凝聚他们共同的智慧,才能制作出好的古琴。”

  1989年刘善教制作的“韶鸣琴”为闽南派琴家李禹贤所藏,后流传到华侨手中。由其担任主要研制的“JK仿唐古琴”,1994年获得了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一直以来,刘善教还为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等众多古琴制作单位,提供重要技术指导,为现代古琴制作业的复兴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00403104157.jpg

  梦溪琴社是古琴艺术国家级传承保护基地,生产好的古琴,也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近年来,琴社旗下的梦溪琴坊,专业制作古琴。目前,梦溪琴坊研制优质高、中档古琴,以适应不同层次古琴爱好者学习、演奏及收藏之需求。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刘善教主持出版社刊《梦溪琴刊》,撰写多篇论文发表于《琴韵》《艺苑》《音乐研究》,并为《中国古琴珍萃》大型画册撰稿。他的《中国古琴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及演奏在全国高校巡回讲演。曾出访港澳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德国、法国等地演奏古琴。

  古琴艺术因为梦溪琴社,因为“梅庵派”和刘善教,已成为古城镇江的一张文化名片。琴音袅袅,奏响城市山林。